朱磊 博士,副研究员(硕导)

研究领域:语言学思想史、语言比较、历史语言学、语音与音系学

办公室:虹口校区5号楼611室

邮箱:zhuleisisu@126.com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朱磊,男,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音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Language & Communication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思想史、语音学、对比语言学等。200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英语学院,2008年调至语言研究院工作至今,期间于2010201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目前为本科生讲授语音学、音系学、英语史、中国传统音韵学、拉丁语入门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语音学、音系学、语言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曾在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Language & History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出版专著一部。


    教学科研获奖

    奖项名称   

    授奖部门

    等级

    授奖时间

    上外教育奖励基金教学科研奖

    上外教育发展基金会

    一等

    2019

     




  • 科学研究

    在研项目

    负责人

    职责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朱磊

    负责人

    汉语方言语音与语法——赣语语音学

    中国社科院(31000029

    2013立项 


    已完成项目

    序号

    负责人

    职责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1

    朱磊

    负责人

    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中国传统音韵学”

    上海市教委项目(22000077

    2016-2018

    2

    朱磊

    负责人

    上外方言学会建设

    上外教改项目

    2015-2016

    3

    朱磊

    负责人

    现象学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学

    校级一般项目(41001682

    2008-2014


    学术兼职

    1、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音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2、Language & Communication(SSCI)刊物编委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Zhu, 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ast Asia,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2017.

    2. Zhu, L.On the origin of the term tertiumcomparationis,Language & History,2017,60.1.

    3. 朱磊, 赣语余干方言入声的性质,《中国语音学报》,2016.6.

    4. 朱磊, 南昌话元音的声学空间,《语言研究集刊》,2013,10.

    5. Zhu, L.“Inner Logic” in the Modernis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011.44.

    6. Zhu, L.Sound, Body and Writing: A Phenomenological View of Linguistics as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Turning Poi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11.

    7. Zhu, L.Existentials, Possessives and Their Grammaticalization into Perfectives, Contrasting Meaning in Languages of the East and West,2010.


    出版著作目录

    1、朱磊、杨春雷、许余龙,对比语言学十讲,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2、朱磊,书写汉语的声音:现象学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学,专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 招生与培养

    讲授课程

    一、课程名称:语音学(本科生)

    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课程分为初识语音、发声、元音(I-II)、辅音(I-IV)、气流机制、复合发音、音节、音段调查实践、韵律(I-V)等板块,涵盖了语音的生理基础、各类语音的描写、国际音标发音、田野调查中的听音记音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各种语言和方言材料,并辅以大量的课内外实践,力求从普遍的角度引导学习者观察和认识人类丰富多样的语音及其规律,使其在发音理论知识和发音、听音、记音的实践能力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课程网站: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35589?ref=¤toc=2387


    二、课程名称:语音学(研究生)/ 语音声学和语音感知(本科生)

    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旨在为学习者提供语音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训练,使其在发音生理、声学分析和语音感知诸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利用各种语言和方言材料,辅以大量的课堂实践,力求使学习者在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发音实践三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课程网站: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21103?ref=¤toc=1107


    三、课程名称:音系学(本科生)/ 音系学(研究生)

    课程概要:音系学是现代语言学的核心领域之一,自19世纪末喀山学派提出“心理语音学”概念以来,产生了众多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本课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必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学位专业课(必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专业方向课(选修),内容涵盖了音系学诸流派中最为基要的音位学、生成音系学和优选论,其中生成音系学包括经典理论及后期发展,涉及SPE音系学、自然生成音系学、特征几何、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CV音系学、词库音系学、自然音系学等。同时,本课程也对功能和认知学派的音系学研究做了引介。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广泛利用多种语言和方言材料,并辅以大量的课内外练习和指导,力求使学习者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课程网站: 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34816?currentoc=84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i4y1b77V


    四、课程名称: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生)

    课程概要:本课程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为掌握语言学基础理论的同学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方法训练。课程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描写”,主要介绍语音、语义、形态、句法和语篇的基本描写方法;第二部分为“选题觅材”,主要介绍选题、假设、研究设计、各种语料和数据收集等环节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为“分析讨论”,主要介绍对收集到的语料和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第四部分为“论文写作”,主要介绍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和规范。同时,课程还包括一次优秀研究经验分享。学习完本课程的同学应掌握语言学研究作为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一般程序,熟悉现代语言学中各种常用的描写、调查和分析方法,并了解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和规范。

    课程网站: 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35560?ref=¤toc=238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E41177Z1


    五、课程名称:英语史(本科生)

    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面向英语专业和语言学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言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英语在不同时期的语音、词汇、形态和句法特点,导致这些特点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因素,以及这些特点同各种当代英语变体间的关系。本课程共分十五讲,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和语源例证,力图通过对各种历史文献的解析和对当代英语诸多现象的溯源,为学习者呈现出一部层次丰富、真实可感、紧贴当下的英语史,使其在理论思考和语言能力两方面同时获得提高。

    课程网站: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16044?currentoc=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V411f7aU


    六、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音韵学(本科生)

    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音韵学入门课,力求全面清晰地介绍传统音韵学的基本内容,同时兼顾音韵学的现代发展以及汉语同其他东亚语言间的音韵联系。根据音韵学的学习规律,我们将首先介绍音韵学的基本范式(必修)和中古音体系(必修),然后将以此为基础,上及上古音(选修),下及近代音(必修)和现代方音(必修),并旁及日、朝、越等东亚语言中的汉语借音(必修)。课程将以教师讲授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文献材料和语言例证,同时辅以丰富的图片和影音资源,力求深入浅出,使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方言和外语经验以及各种文史知识联系起来,在学习中获得启迪和愉悦。

    课程网站: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ISU-1003361045


    七、课程名称:拉丁语入门(本科生)

    课程概要: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的语言,也是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及学术语言。虽然它已不再通行于口头,但它的气质和作品早已融入西方文明的内心,成为我们理解西方世界、思考现代生活无法绕过的源头,同时也为我们学习各种西方语言和法律、医学等知识提供了得力助手。本课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过对拉丁语语言基础、作品选段和研究资源的讲解,试图为初学者打开视野,为有志者铺垫初阶。课程力求兼顾传统与现代、庄严与生动,除古典选文外,学生还可接触到个别中世纪以来的拉丁语作品和歌曲,并了解现代西方语言中的拉丁语成分。

    课程网站:http://cc.shis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27521?currentoc=1108


    招生与研究生培养

      主要指导有志于从事语音研究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9人已毕业,1人在读)、协助指导博士生1人,其中6人学位论文获推为校优秀学位论文,1人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具体情况如下:

    2018级:曹晓晴,硕士在读;

    2017级:殷洁,硕士学位论文《普通话上声的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变异》(获推校优秀学位论文);

    2016级:常彩虹,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学习者的法语塞音习得及有无浊塞音方言背景对其习得效果的影响研究》;

         屠雪,硕士学位论文《沪语母语者的德语元音习得》(获推校优秀学位论文);

    2015级:程熙,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学生西班牙语r音习得研究》(获推校优秀学位论文)

         安娜,博士学位论文《Ghomálá’语元音、辅音与声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2014级:苏杰,硕士学位论文《语言生态学视角下语言景观中的语言权势与文化权势——以上海市为例》;

    2013级:吴玲玲,硕士学位论文《英汉后部擦音声学对比》(获推校优秀学位论文);

    2011级:劳雪婷,硕士学位论文《上海方言疑问系统及其疑问标记的句法分析》(获推校优秀学位论文);

    2009级:胡珊珊,硕士学位论文《在沪外地生源大学生沪语习得情况调查》;

         厚露莹,硕士学位论文《汉语朗读语篇回指现象的语音特性研究》(获推校优秀论文,并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