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SISU-IoL)是以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的专职科研机构。其前身是上海外国大学语言文学研究研究所,曾先后担任所长、名誉所长的方重、廖鸿钧、戚雨村、童宪刚、虞建华、曹德明、许余龙等几位教授都是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内的知名学者。20071230日,语言研究院独立建制。201111月,国家语委首家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由语言研究院负责建设与日常维护,两机构并行运作,有合作,有分工。目前担任院长的是赵蓉晖教授。

语言研究院坚持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研究机构在学科引领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精心打造科研团队,努力拓展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渠道,致力于贡献优质的科研成果,积极服务社会。学院本着“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为语言学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为校园学术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人员队伍

语言研究院拥有一支有学术热情的高素质研究员队伍。现有的15名专职研究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93%拥有海外学习或研修经历,7人拥有高级职称。目前在职的专职人员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上海市“曙光学者”1人、上海市“晨光学者”1人。学院多名成员受聘担任海内外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海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同行评审专家。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作为兼任研究生导师、客座研究员,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2人、教育部特色外专项目专家多名。

管理运作

语言研究院实行以科研和教学为中心的民主管理体制,多个委员会、工作组负责各类事务的决策或执行。学院各项制度、信息公开,规范运作,每年度制定并公布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每季度编制《工作简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年底报告财务决算和工作总结。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网站(www.iol.shisu.edu.cn)是发布各类工作信息、联络专兼职研究员和师生的网上工作平台。

学科建设

语言研究院承担“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目录下两个独立二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战略与语言政策学。前者侧重普通语言学层面的理论和微观应用研究,已拥有近40年的建设历史;后者侧重面向社会现实的、跨学科的宏观理论和应用研究,是全国首个以语言社会学为核心的独立学科。两个学科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举、微观与宏观并重的“一体两翼”格局。上述两个学科均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与访问学者。

学术研究

语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从事多个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科研、教学工作,具体包括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类型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语言学、语言民族志、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在“十三五”期间,学院重点打造两个跨学科、跨机构研究平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跨语言研究中心(筹),以此凝聚国内外的研究力量,形成我们的特色学术品牌。学院还在建设神经-心理语言学实验室。

语言研究院努力为社会和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至今已出版了多套丛书、多部著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科研奖项多个。截至20174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立项的语言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五分之一来自学院的专职研究员;上外语言学首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首篇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也都来自学院的专职研究员。我院多名研究员被聘请为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

学术服务

语言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乐于共享的传统,全方位服务于学术共同体和校园学术环境建设。由学院主持建设的学术信息发布平台就有《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学术辑刊)、《语言战略动态》(资讯内参)、中国外语战略研究网(www.rcfls.shisu.edu.cn)、“语言与未来”微信公众号、上外语言研究院官方微博(http://weibo.com/linguistics01)、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官方微博(http://weibo.com/RCFLS)。学院还帮助设计、实施了多次针对全校师生的学术培训活动。

语言研究院举办的学术活动丰富、多样,常年开办的学术沙龙活动包括5个系列——语言与社会工作坊、跨语言研究工作坊、心理语言学工作坊、语音学工作坊、研究生工作坊。学院还主持“语言与未来”系列会议(包括高端论坛、青年学者工作坊、智库论坛),曾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包括:2010年外语战略论坛(2010)、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座谈会(2011)、2013年语言教育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首届跨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2016)、第三届全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讨会(2017)、第三届语言类型学国际研讨会(2017)等。自2014年以来,学院每年举办的讲座、研讨、会议等活动均超过200场,成为校园内推动语言研究的重要平台。